张健和武建国等人一边下楼,张健一边神色凝重地对武建国说:"武队,安排技术人员接着深挖宋学文最近所有对外社交账号的聊天记录,包括已删除的内容,看看他失踪前后有没有异常对话。"武建国立刻掏出对讲机:"小李!通知网安组,全力排查宋学文的微信、QQ、微博,连匿名论坛账号都给我翻出来!"
刚走到二楼拐角,张健的手机再次响起。是张虹打来的,电话接通,张虹语气急促且焦虑:"张队!那个银色保温杯在保安室被发现,但存放的位置刚好是监控盲区,根本查不到是谁放的。不过宋学文的班主任和两个同学辨认过了,确认就是他的!而且杯盖内侧还刻着他名字的缩写!"
张健眼神瞬间锐利:"张虹,杯子现在在哪?有没有被打开过?""在我手里,密封保存着,还没动。""马上送物证科,重点检测杯内残留物质和指纹!另外,查保安室近三天的人员出入记录,看有没有可疑人员靠近那个位置。"
挂断电话,张健看向武建国:"看来有人故意把保温杯藏在监控拍不到的地方。如果保温杯里有线索,凶手没理由冒险留下它,除非......"他顿了顿,"除非他们来不及处理,或者根本没意识到杯子的重要性。"武建国点头,大手重重拍在张健肩上:"我这就安排人去查学校所有监控,看能不能找到一点蛛丝马迹!"
此时,王宇急匆匆从楼上跑下来,手里攥着新提取的物证袋:"张队!储物柜里残留物质的初步检测有结果了!除了灰尘和纤维,还发现微量的荧光剂成分——这是打印机碳粉特有的添加物,和宋学文校服袖口的污渍成分完全吻合!"
听到王宇的报告后,张健眼神瞬间锐利:"有没有比对过这个打印机碳粉、荧光剂成分与学校打印机碳粉的差异?"王宇快速翻开检测报告:"张队,完全对不上!学校打印机用的普通碳粉,和我们检测到的成分差异明显!"
话音刚落,一位抱着教案路过的中年女教师突然停下脚步:"你们说打印机碳粉?高三七班的陈宇老师有台私人打印机,用的是进口碳粉,比学校公用的高级多了!"
张健和武建国对视一眼,眼中闪过警惕。武建国立刻跨步上前:"老师,请问陈宇老师办公室在哪?"女教师抬手一指:"他是高级职称的资深教师,有独立办公室,就在四楼,高三七班斜对面那间小屋。"
众人原本向下的脚步陡然转向,沿着楼梯疾步奔上四楼。急促的脚步声在空荡的楼道回响,空气仿佛都因紧张而凝固。推开陈宇办公室的门,一台银黑色的进口打印机立在角落,旁边整齐码放着刚打印好的文件,墨痕泛着不同于普通打印机的光泽。
王宇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,戴上手套仔细查看打印机旁的碳粉盒,目光在成分说明上快速扫过。下一秒,他猛地抬头,声音带着难掩的兴奋:"张队!就是这个!碳粉添加的荧光剂成分,和储物柜、宋学文校服上检测到的完全一致!另外,橱柜上指纹太多太密了,互相覆盖,我尽了最大的可能,也只提取到四五组,估计可能用处不大。"
武建国拧紧眉头,盯着打印机旁未署名的教案,喉结重重滚动:"张队,立刻申请搜查令,陈宇有重大嫌疑。先查他案发当日行踪,再对比他办公室指纹和储物柜痕迹。"他转身对身后警员下达指令:"小王,带人盯紧陈宇,别打草惊蛇;小李,调取教学楼所有监控,重点看13日下午陈宇进出记录!"
张健弯腰查看打印机废纸篓,一张揉成团的草稿纸上隐约露出"387"字样。他小心翼翼展开纸张,发现背面还有半行被划掉的字迹——"放学后老地方见"。"武队,这张纸得立刻送检,"张健将物证装入袋中,"陈宇和宋学文之间,恐怕早有交集。"
此时,走廊突然传来脚步声。众人迅速收起证物,张健侧身挡住桌面,只见陈宇夹着课本推门而入。这位四十岁上下的教师推了推金丝眼镜,目光扫过屋内众人,嘴角扯出僵硬的笑:"几位警官这是......?"武建国伸手拦住准备开口的警员,上前一步:"例行排查,陈老师别介意。对了,宋学文同学的案子,您作为资深教师,有没有什么线索?"
陈宇扶眼镜的手微微发颤,却仍保持着儒雅的姿态:"我和宋同学接触不多,实在爱莫能助。"
技术科的加急鉴定结果很快出炉,当字迹比对报告摆在众人面前时,会议室陷入一片死寂。那张皱巴巴的草稿纸上,"放学后老地方见"七个字的笔锋走势、连笔习惯,均与宋学文作业本上的字迹完全吻合。
"抓人!"张健猛地合上文件夹,金属扣撞击声在屋内炸响。武建国早已安排好的行动组迅速出动,二十分钟后,正在给学生上课的陈宇被带离教室。面对突然闯入的刑警,他握着粉笔的手重重颤抖,板书到一半的化学方程式歪斜地拖在黑板上。
审讯室里,白炽灯刺得人睁不开眼。陈宇蜷缩在铁椅上,金丝眼镜滑到鼻尖,镜片后的眼睛却死死盯着桌面的纸团复印件。"解释一下,为什么宋学文要单独约你见面?"张健将报告甩在桌上,纸张滑到陈宇面前,"还有,你办公室的打印机碳粉,为什么会出现在死者校服和储物柜里?"
陈宇喉结上下滚动,忽然发出干涩的笑声:"警官,我真的没有杀过人,我是被冤枉的,我怎么敢杀人,我连鸡都不敢杀啊。"不管张健怎么问,陈宇始终是一句"我没有杀人,我没有杀人"不停地呢喃。
就在审讯陷入僵局时,负责排查陈宇行踪的警员突然冲进审讯室,附在武建国耳边低语:"查了东阳市高中应届毕业生班主任交流会会议签到记录和监控,案发前后两天陈宇全程在场,确实不在平山。"
武建国握着门把手的手骤然收紧,金属的凉意顺着指尖传来。他不动声色地瞥了眼审讯室里强装镇定的陈宇,转身轻拍张健肩膀:"老张,借一步说话。"两人闪身出了门,厚重的铁门"咔嗒"闭合,隔绝了室内压抑的空气。
"情况有变数。"武建国将王宇的检测报告递过去,眉头拧成死结,"已经确定了,陈宇老师并没有作案时间。"张健低头快速浏览数据,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。片刻后,他猛地抬头,眼中寒芒闪烁:"能精准利用陈宇的私人打印机制造伪证,凶手必定熟悉学校内部情况。这人不仅知道陈宇有特殊碳粉,还能潜入办公室......"他一拳砸在走廊墙壁上,"立刻排查案发前后一周内,所有进出过陈宇办公室的人员记录,重点盯紧与陈宇有过节,或是接触过宋学文的教职工!同时与使用过387储物柜的人进行一下交叉比对。"
在张健的安排下,专案组的排查工作如同精密运转的机器,不到二十四小时,一条线索骤然浮出水面。高一年级四班的康有德进入了警方视野——这位戴着圆框眼镜、总挂着温和笑容的物理老师,与陈宇私交甚笃。因常需打印教学资料,陈宇特意给了他办公室备用钥匙。
更关键的是,康有德有个正在读高三的女儿康平平,与宋学文同班。通过走访同学,警方得知,康萍萍自高二起便对宋学文暗生情愫,常借故送笔记、零食。而宋学文虽成绩中等,却一心扑在学业上,对这份朦胧的好感始终保持距离,或婉言谢绝,或刻意疏远。
"康平平最近像变了个人。"她的同桌向警员透露,"以前稳居年级前五,可自从被宋学文拒绝后,上课总走神,月考排名跌出了前三十。"
当搜查令下达时,在康有德书房暗格里,警方找到了半卷未拆封的高强度鱼线,与勒死宋学文的凶器材质完全一致。
半小时后,王宇抱着厚厚的账本冲进会议室,纸页间夹着便利店小票:"张队!康有德在案发前十天,用教师优惠卡在文具城买了两盒碳粉,品牌型号和陈宇办公室的完全一样。"
话音未落,物证科传来消息:在康有德汽车后备厢夹层里,搜出了沾有打印机碳粉的一次性手套,内侧还残留着宋学文的头发。而此刻,康有德正站在学校顶楼边缘,用固定好位置的手机录播自己的犯罪过程:
康有德面带微笑,缓缓的道出了自己的作案过程。他称自己通过匿名手机给宋学文发送了一条内容为"387"的短信。此前,康有德已查明,当时387号钥匙柜正由宋学文持有,而自己手中的387号储物柜钥匙是私自配制的——他通过了解得知,宋学文每次借用储物柜时都会选择387号。
宋学文收到"387"短信后,来到387号柜子前,用自己借用的钥匙打开柜子,发现里面有一封打印的信。信以"康萍萍"名义撰写,称以后不会再纠缠他,只希望当面归还向宋学文借的书,并让他通过学校一段围墙缺口前往后山。宋学文按信中指示,从围墙缺口(监控死角)进入学校后山。
康有德供述,他一路尾随宋学文,沿途清理两人的脚印痕迹。行至半山腰时,他趁宋学文不备,用一根银色钢丝将其勒死。但他没注意到,此前打印资料时,胸口蹭到了陈宇老师办公室的打印机碳粉,导致宋学文在挣扎中,袖口不慎蹭到了这些碳粉。
作案后,康有德又通过那个围墙缺口返回了学校。在经过下水道水沟的时候,随手便把作案工具给丢弃在了水沟里。
全部讲完后他便不再犹豫,跳下了6楼高的教学楼楼顶。